凤 凰 娱 乐 出 品
作者/曾颖
两会期间,一篇题为《陈道明席地而坐,为我亲手改稿》的记者手记疯传朋友圈,引来诸多争议:有人骂女记者矫情幼稚,缺乏基本记者从业素质;有人批陈道明干涉记者发稿权,霸道妄为;当然还有人赞陈道明对说出去的话负责,做事严谨认真……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众口一词地对某件事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已越来越难。“陈道明席地改稿”引发的舆论碰撞,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当下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观点和言论越来越个性化也越细碎化的舆情环境中,要找到一个观点公约数,似乎越来越难了。
陈道明席地给记者改稿的新闻,很快成为一个事件,在热点新闻成堆的两会期间,瞬间成为头条——陈道明就是陈道明,无须什么花架子,只需要往地上一坐,就成功地抢到了头条。在新闻后面,各种评论,如潮而至。
就像社会的其他热点事件一样,对陈道明席地改稿这件事情,各种看法都有,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众口一词地对某件事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已越来越难。把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点,或者不同的屁股坐在不同的板凳上所看到的东西罗列出来,倒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这一大堆立场不尽一致甚至尖锐对立的看法背后,站立着的,也许就是事情最接近真实的那一部份。它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当下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观点和言论越来越个性化也越细碎化的舆情环境中,要找到一个观点公约数,似乎越来越难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最引人注目的叫骂声音。这声音其实并非是针对陈道明,而是针对发稿记者,该记者在题为《陈道明席地而坐,为我亲手改稿》的“记者手记”中,有意无意地显现出了自己的“粉丝”心态,将得到这个“独家”的机会不无得意地展示出来。这让许多人看得不爽,认为记者在“两会”这个大场景下,还像一个小粉丝拿到偶像签名一样的在那里秀收获,确实有不严肃的成分。这虽然比往年抢领导和明星喝过的矿泉水要斯文些,但仍没有守住记者作为“无冕之王”的基本底线。当然,这种骂声之中,也不排除有人是因为自家没有得到类似机会而羡慕嫉妒恨的成份在里面。毕竟,在娱乐圈里,陈道明的难采访,也是人所尽知的。
第二个叫骂,来自于对陈道明改稿这一个动作的指责,这类人认为,陈对记者的稿子进行修改,是干涉记者的发稿权,是一种霸权行为。而这种行为,又很容易和另一类权力背景下干预新闻的诸多恶性往事联系起来。于是,关于“戏霸”与“霸道”的吐槽,也纷至沓来。但明眼人知道,这种骂又哪是针对陈道明本人的呢?况且,陈本人在此事件中的改稿,不是一种强权行为,而是一种对自已言论负责的行为,把他当成指桑骂槐的靶子,显然是没有找对对象。
第三种视点,则完全是正能量的,认为“席地改稿”,恰好说明了陈道明的率性和认真。这两种性格,是江湖上对陈道明共同的认知。率性的他,犹如“身体里住着一个孩子”,由着自己的性子,随心随性地干着自己喜爱的事情。但这种随心随性,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的任性,相反,却是一种近乎于认死理的执著和坚持。他拒绝不符合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角色,却对认可的角色,以一种近乎于轴的态度认真对待。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因配角演戏不认真发飙当众大发雷霆”、“一旦进入剧组,换上角色的衣服就不会轻易脱下来”之类的传闻。对角色尚且如此,对记者记录的自己的言论,认真校正本身,应该是一种负责任性格的惯性。
还有一种观点则认为,简单的“赞”与“贬”,都不必要。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八卦以外的真问题,即:陈道明究竟改了些什么?他究竟想表达些什么?这一点才是至为重要的。如同在网上传闻着的各种陈道明语录所显示出的思考和智慧,他对当下中国电影以及文化的思考,才更值得倾听。比如他所说:“不少电影人缺乏基本的文化自觉是目前影响电影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就像GDP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一样,票房也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电影水平的唯一标准”、“如果说欧洲电影是在探讨哲学问题,探讨观众能够接受的上限;美国电影在探讨社会和人性;那中国不少影片是在探底线”、“很多媒体上的评论太过娱乐化,缺乏对真正主流文化的引领”、“不要过度夸大名人效应,应该启发所有人的文化自觉,中国电影才能有希望”……
这些,恰是当下中国电影需要听到的最最真实和有力的声音。与这些相比,其他种种将话题引向八卦化甚至泥淖化的争执,简直弱爆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立场。本文系凤凰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从娱乐圈大小事,剖析个中价值观——凤凰娱乐《娱论导向》
投稿邮箱:yuletougao@ifeng.com
责编:钟宇飞
监制:刘帆 李厦
出品:凤凰网娱乐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